圖為浙江省基本建材局非金屬地質隊(浙江總隊前身)編制的《天井山沸石巖礦床的發現和地質特征》成果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獎獎狀。
1972年11月,浙江省基本建材局非金屬地質隊在浙江省縉云縣靖岳天井山礦區(地理坐標東經120°10’北緯28°45’)勘探珍珠巖礦初期,將礦區K2t2(A)巖石及外圍馬鞍山類似巖石送檢,經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院檢驗為沸石,這是在浙江省內首次發現沸石,也是全國范圍內發現的第一個天然沸石礦床。
前期的系列地質工作為在天井山礦區進一步開展沸石礦床地質工作提供了依據,1976年初浙江省基本建材局非金屬地質隊率先在天井山礦區開展沸石巖礦床的地質勘探工作,并形成勘探報告。1977年8月,以浙江省基本建材局非金屬地質隊工程師劉榮業為首的技術團隊基于對天井山沸石巖礦區的長期跟蹤研究,撰寫《天井山沸石巖礦床的發現和地質特征》一文發表于《非金屬礦》1978年第一期,并先后在全國天然沸石應用座談會、全國沸石礦地質工作現場會上宣講、交流。1978年,《天井山沸石巖礦床的發現和地質特征》一文由浙江省基本建材局非金屬地質隊層層上報,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獎,有力促進了我國沸石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