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31日
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訪問實踐教授周育先
在線為清華經管EMBA 近480位同學帶來了別開生面的雨課堂課程
《中國企業國際并購戰略思考及案例解析》
課程中有哪些精彩內容?同學們反響如何?
小料將“清華經管EMBA”的官方微信分享給大家
一起去看看吧~
周育先教授是在清華經管EMBA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并非常受歡迎的業界領袖之一。他在科研、企業運營、資本運作等方面有30多年工作實踐,在材料工程、企業重組改制、國際化經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特別對跨境投資、并購擁有深刻見解。參與或主導完成80余項能源、礦產、高端制造、國際工程承包、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優勢產能走出去等領域的海外投資成功案例,投資項目遍布5大洲29個國家。作為主要負責人,發起設立多家公司并完成上市;牽頭或參與組建國家頂級投資公司和跨境投資平臺,牽頭發起多項產業基金。
周育先教授在此次課程中采用生動多樣的教學形式。他對一些重大跨國并購案的回顧和解析,展現了企業家風范和商業智慧;還特別邀請在跨境并購和全球經營方面成功實踐的央企和民企領導參與授課,并安排獨具特色的互動和問答環節,將講授、嘉賓分享、案例剖析與熱點對話相結合,實現從滿堂灌的“單聲道”到互動式的“多聲道”轉變,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引發同學深入思考,真正實現教學相長,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周育先教授的課程獲得同學們高度評價,被認為站得高、看得透、講得明、格局大、理念正。
周育先教授針對EMBA同學特殊背景和對課程的特別需求,在教學內容和方式方面都作了諸多精心設計與開發,形成了從前瞻性的戰略思考,到專業化的執行工具,再到第一手的鮮活案例的邏輯嚴密完整的課程框架,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周育先教授準備了內容詳實、資料豐富的講義,充分展現了他全球化的視角和高屋建瓴的戰略思維。兩天的課程中,從戰略、決策與執行和投后管理諸多方面,對包括中國建材、國家電網、五礦集團、中國化工、三峽集團、三一重工、孚能科技等公司的30余項全球并購鮮活案例,如庖丁解牛般給同學們做了深度的梳理和剖析,其中不僅有凝聚豐富經驗的海外并購成功案例,也對失敗案例進行了深刻反思。
中國五礦副總經理焦健進行專題分享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進行專題分享
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程久余進行專題分享
周育先教授創新教學方式,邀請大咖嘉賓講授交流,內容上保持嚴密邏輯和延展性,從而形成有機整體。為加深同學們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戰略的進一步思考,對戰略執行難點和要點有更深入的了解,周教授特邀中國五礦的副總經理焦健和三一集團的總裁唐修國進行了專題分享,他們分別就跨國并購的國際化歷程和集團轉型成長之路對同學傾囊相授;同時,還安排了中聞律師事務所的19-E班程久余同學,從法律角度分享國際并購交易中的各個關鍵點。在課程的最后環節,周教授和大咖嘉賓的同臺互動式交流,更是激起了同學們深入思考和交流的熱情。周教授對授課形式精心安排,與分享嘉賓在線交流,都充分考慮了在線課程的特殊性,全程組織有序,確保了直播設備的穩定性、課程流程的順暢性、同學體驗的完整性。
在課程中,周育先教授金句頻出,他送給大家一些自己的感受和忠言,引發同學們思考,紛紛表示深有感觸、收益良多。
想得通——內化于心(戰略)
說得通——內外結合(決策)
做得通——外化于行(執行)
兩天課程,不僅賦予清華大學經管EMBA同學們大局視野、全球思維,更是引發學生對自身企業發展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周育先教授的課程不僅有豐富的實踐案例,而且也有較大的理論系統思考并驗證,特別是周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經驗總結的成本分位值法的評估模型,系統的對外并購投資流程從戰略、決策和執行到投后管理方面的專業決策過程,獲益匪淺。周老師在課程上提到用美元對外投資,本地化運營后,如何匹配當地的本幣負債和是否具有可獲得性,及在應對匯率管理方面的問題和措施,感同身受。我們公司在南美也做了相應的工業投資,但在應對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劇烈的經濟波動和匯率變化、環保等方面在投資決策前的分析判斷不夠嚴謹,目前仍存在如老師說的有關問題,通過此次學習,將進一步完善此方面的投前決策和相應的措施準備。”“這個周末我第一次參加了清華經管EMBA的線上選修課,用主講老師周育先教授的結束語來形容這次課最為貼切----“永遠和TOP 1%的人一起工作,一起Think Big,Thing Long”。兩天的課程既有周老師作為學者的并購投資理論的傳授,亦有他作為企業家的經營實操經驗的分享,使同學們進一步學習了與中國企業國際并購相關的海外形勢、最前沿的戰略,以及老師最務實的分析。”“通過兩天的學習,對于我自身來說,增強了自身的國際投資的判斷力和信心,加強了自身對國際投資的科學理性的對待,通過老師的教導學會了分析模型的制作和法律風險的規避。對于企業而言,了解到企業的發展和生存都離不開國際環境的支持,用我們的制造業、開采業的技術和積累,通過把資源全球化布局,達到我們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共贏模式。對于國家而言,大力加大“一帶一路”發展與布局,將重心轉移到歐洲、東南亞和發展中國家,利用我們在國際的經濟與制造業的地位,達到全球經濟共贏的目的,是我們國家當下乃至未來國際化的方向。”“周教授從國際并購的決策方法和工具開始,為同學帶來了一套完整的、豐富的和實踐意義非常的國際并購課程。教授特別通過企業國際并購案例實操為同學們解讀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市場并購案例的經驗與教訓,為我們提煉出中國對外投資和跨境產業合作應堅持三大原則:堅持市場化導向原則、堅持合作共贏原則、堅持國際化與本地化平衡原則。教授結語中的一段話也特別引人深思,只有在思想的本源上居高思遠,才能真正不再執著于眼前的得失,從這個維度來說,我們肩負的社會責任要比賺錢重要的多。”“中國和世界經濟高速發展多年,新投資機會相對變少,經濟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存量競爭時代就意味著資源整合,未來企業間并購合作將會越來越多。老師雖然講的是國際并購戰略思考和案例,但對國內企業間并購合作也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其并購的邏輯、方法、流程也同樣適用國內企業間的并購與合作。本課程老師們分享的并購和合作的邏輯、方法和流程必將對我公司的整合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