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HK3323)發布了2018年中期業績公告。這是原中國建材股份和原中國中材股份吸收合并后的第一份業績報告。8月27日,中國建材股份管理團隊在香港召開業績發布會。
2018年上半年,中國建材股份實現銷售收入952.28億元,同比增長2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8.12億元,同比增長159.8%;完成水泥熟料銷量1.61億噸,商混銷量4200萬方,骨料銷量1400萬噸,石膏板銷量8.66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紗銷量115萬噸,風機葉片銷量2025兆瓦,工程服務收入154.09億元。
管理層表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GDP同比增長6.8%,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環保督查力度的不斷加大,環保限產、行業自律、錯峰生產等多項措施持續深化,市場供需關系得到改善,行業維持低庫存運行,行業利潤實現了穩定快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中國建材股份嚴格遵循“堅持效率優先效益優先、堅持主業突出專業化、堅持精細精簡精干、堅持價本利經營理念、堅持整合優化、堅持數字化”“穩價、保量、降本、收款、壓庫、調整”等管理原則和經營措施,聚焦市場、穩價拓量,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應對產能過剩、環保升級的挑戰,實現經營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中國建材股份總裁彭壽介紹了2018年上半年公司三大板塊經營發展情況。水泥板塊,上半年全國水泥需求平穩,行業利潤創歷史新高。公司堅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執行錯峰生產,推動去產量去產能;積極推進水泥布局優化,加快發展骨料業務。上半年水泥熟料平均售價311元/噸,同比增加28.5%。新材料板塊,石膏板業務深化"價本利"經營理念,毛利率提升;國內重組萬佳建材,國外布局“一帶一路”,加快產能擴展;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品牌建設”,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上半年石膏板銷量8.6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玻纖業務加快智能制造轉型,桐鄉巨石智能制造基地近期投產,泰山玻纖數字化工廠即將上線;全力推進國際化經營,巨石埃及20萬噸產能全面建成,美國、印度等項目穩步推進;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高端產品比例持續上升。上半年玻璃纖維紗銷量115萬噸,同比增長17.9%。工程服務板塊堅持“價本利”經營理念,內部推行對標管理和營銷政策統一,協同效應凸顯,毛利率提升;加快推進業務轉型,強化屬地化經營,探索有限多元化。上半年毛利率18.9%,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
中國建材股份董事長曹江林概括上半年工作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原中國建材股份和原中國中材股份順利完成合并。5月3日新公司H股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目前公司管理層、機構、人員全部到位,合并協同效應明顯,多項經營指標穩步提升。二是公司經營業績大幅增長。三大板塊齊頭并進,主要產品表現優異。水泥、商混、石膏板和玻纖業務盈利創同期歷史新高,多項業務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高紀錄。
在談到下半年工作時,曹江林介紹,下半年國家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不變,財政、貨幣、產業政策更多聚焦穩投資,將為公司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環保督察工作持續推進并常態化,錯峰生產機制逐步確立、行業意識進一步強化,將保證全年水泥行情相較去年更加平穩有序。下半年,中國建材股份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推進三大業務盈利平穩增長,提高主業發展質量。水泥板塊下半年總體需求上升、供給進一步改善、庫存保持低位運行,盈利可期。新材料板塊不斷鞏固石膏板、玻纖的市場地位及競爭力,加快海外產能布局和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板塊繼續聚焦協同效應,保持毛利率進一步提升;推進業務轉型升級,發展有限相關多元產業。二是推進業務整合,提升協同效應。加強內部協同,深入對標管理、集中管理,制定統一的經營方針,增強主業競爭優勢,通過發揮重組協同效應和疊加優勢,創造1+1>2的效益。三是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表。深入開展壓減工作,持續調整優化組織結構;持續做好“壓兩金”工作;嚴控資本開支,優化融資結構和融資模式,加強資金經營,持續降杠桿減負債。四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品標準提升,全力淘汰落后產能,優化業務布局。
在新形勢下,中國建材股份下半年業績可期,但挑戰并存。公司將繼續堅持穩健中求進步、發展中求質量、變革中求創新,遵循“堅持效率優先效益優先、堅持主業突出專業化、堅持精細精簡精干、堅持價本利經營理念、堅持整合優化、堅持數字化”“穩價、保量、降本、收款、壓庫、調整”等管理原則和經營措施,全力推進重組整合、抓好經營管理、做好專項工作、推動創新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建材企業。
來自摩根、中金、花旗、華泰證券、德意志銀行、美銀美林等國際知名投行、機構投資者、分析師和香港媒體記者約160人參加了發布會,與管理層就行業發展趨勢、公司運營情況及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