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廣西總隊與桂林理工大學聯合科研項目——《有色金屬礦區地質災害評估與防治技術》對接會在總隊召開。桂林理工大學韋昌富教授(博導,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一行7人與廣西總隊工勘院相關技術人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討,對接會由副總隊長賀行良主持。
會上,顏榮濤副教授從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方案、預期成果、工作基礎五個方面進行了初步介紹。研究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尾礦泥漿資源化利用;二是礦區典型地質災害發生機制,主要針對邊坡穩定性和礦泥庫穩定性;三是廢棄礦區生態恢復技術。目的是依托廣西巖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通過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監測手段及巖土工程、防災減災等學科的最新理論、方法和技術,在深刻揭示復雜條件下巖土介質破壞與變形機理基礎上,構建有色金屬礦區典型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與評估理論和方法體系,開發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為廣西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經過交流,雙方認為,理工大學具備較系統的理論儲備和良好的預研基礎,廣西總隊在礦區典型地質災害發生機制及廢棄礦區生態恢復技術方面,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項目案例背景,雙方具備良好的有互補性與合作基礎。雙方明確了聯合科研聯絡人,負責合作具體事項的持續推進。
依托本次聯合科研,雙方將在以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雙方選派科研技術人才組成科研團隊聯合開展研究,獲得成果后可合作申請專利、發表論文、申請科技進步獎;二是初步獲得成果后雙方將進一步聯合申請廣西科技項目;三是總隊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骨干可以作為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合作培養研究生;四是總隊可以選派人才前往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同時,桂林理工大學可以選派科研團隊人員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度參與到總隊所開展的項目中去,爭取挖掘更多的有潛力的合作科研課題。
校企合作是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一種雙贏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培養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此次合作是近年來廣西總隊與桂林理工大學的第二次合作,相信總隊與理工大學的合作研究不僅為社會做出貢獻,也能夠進一步推動總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