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勘院堅決貫徹集團、地勘中心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地勘院“2553”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在生態環保技術咨詢專業優勢,本著為政府環境管理做支撐,為企業環境保護做服務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拓經營、拓市場、拓項目,承接多項重點生態環保技術咨詢業務,踐行央企責任擔當,取得良好成績,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一、服務災后重建,承擔房山區河道整治環評項目
2023年8月,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引發流域性特大洪水,水利等基礎設施遭受重大破壞,房山區就是特大暴雨災害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023年10月,國家啟動了萬億國債支持災后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根據安排,房山區啟動了河道整治提升工程。
“項目建設,環評先行”。2024年3月,地勘院憑借多年積累的環評行業良好口碑,承接了房山區4大流域10余個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本次評價工作時間急、任務重,必須保障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相關施工的前置審批。
大石河和拒馬河項目最為復雜,工程內容繁多,生態敏感因素多種多樣。其中,大石河整治提升工程涉及房山區境內的全部河段,長度118km,工程內容涵蓋堤防加固、支溝入河口、橋區護砌、邊坡防護、改建橋梁、生態修復等多達15項,工程沿線涉及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霞云嶺國家森林公園、房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石花洞自然保護區、地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下飲用水水源地等生態敏感區。針對工作難度高、時間要求緊的項目特點,地勘院立足技術優勢,配備工作近30年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項目經理,有力促進了項目的開展。預計2024年5月可全部完成審批,為災后重建貢獻地勘院智慧,踐行央企責任擔當。

項目組人員調查河道現狀
二、服務資源保障,承接西藏玉龍銅礦三期環評項目
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一期、二期建設項目的環評工作都由地勘院承擔,多年的合作使雙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更是對彼此的信任,三期項目建設中,地勘院憑借良好的服務和過硬技術,再一次中標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項目。

玉龍銅礦工作現場
玉龍礦區的礦體埋藏淺,儲量大,品位較高,礦體的賦存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適合于采用大規模露天開采。為盡快將玉龍銅礦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國家資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項目組深知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大家克服高原反映和惡劣天氣影響,第一時間到現場開展調查工作,并與公司人員多次討論,優化環境保護方案,做實環境保護措施,做到在開發中保護環境。
目前,項目的前期調查工作已經完成,項目組成員正加班加點,爭取早日提交報告,為項目盡早開工建設貢獻力量。
三、服務集團發展,承接多個環保合規性評價項目
地勘院積極發揮生態環保技術優勢,助力集團綠色低碳發展。先后完成了江蘇南方水泥下屬4個水泥企業的環保合規性評價服務項目,對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環境監管要求,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環境管理服務,提高了江蘇南方水泥的環境管理水平,提升了企業社會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

江蘇南方水泥工作現場交流
中國建材集團秉承“材料創造美好世界”的使命,鑄就“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理念,近年來,加速推進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做大做實節能技改、協同處置以及綠色礦山建設,重視項目的環保合規性。地勘院積極響應集團的號召,發揮內部協同作用,以環境評價為引領,圍繞企業項目建設,開展事前環境影響評價、事中建設工程環境監理和竣工環保驗收、事后環保管家等多方面技術咨詢,高質量地開展生態環保技術咨詢服務,為集團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貢獻力量。
新征程中,地勘院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在集團和地勘中心的領導和支持下,充分發揮地勘院綜合優勢和中材生態品牌優勢,繼續保持建材、礦山開采、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環評的優勢,加大對延伸產業鏈的市場開拓,在環境工程監理、竣工環保驗收、環保管家等方面積極作為,加速推進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做大做實節能技改、環保咨詢、協同處置以及地質生態服務業務,助力“雙碳”戰略實施,為服務集團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