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理信息業務作為地勘院五大產業板塊之一,測繪院(華星公司)貫徹落實地勘院“2553”發展戰略,堅持“效率優先、效益優先”的總原則,創新經營發展理念,圍繞測繪地信產業發展的新業態與新模式,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測繪院(華星公司)經營班子不斷開拓進取,持續深化測繪地理信息核心業務,經營業績取得新突破。
一、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參與北京市房地一體地籍調查和確權登記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確保農民享有更加完整的財產權益。開展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工作,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惠民利民工程,是關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事關維護和保障農民權益,是推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等工作的基礎。2023年8月,北京市全面啟動該項工作,測繪院(華星公司)充分發揮在北京市不動產測繪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市場積淀,積極參與北京市房地一體地籍調查確權登記工作。2024年9月,與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等6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通州區房地一體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地籍調查和確權登記項目,其中測繪院(華星公司)中標金額超1500萬元。該項目是測繪院(華星公司)成立以來承接的合同金額最大的單項合同,創造了測繪院(華星公司)市場經營新記錄,為公司完成全年經營指標和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后,測繪院(華星公司)又中標了朝陽區房地一體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地籍調查和確權登記項目。

二、助力國家“多測合一”改革,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測繪服務能力
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以下簡稱“多測合一”改革)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多測合一”改革的核心任務包括:優化整合測繪事項,強化測繪技術標準統一;鼓勵“多測合一”項目信息化管理,建立成果共享互認機制;清理調整不利于測繪服務市場公平開放的政策限制,打破測繪服務市場的部門壟斷和地方保護等。測繪院(華星公司)積極參與“多測合一”改革核心任務,作為規范起草單位之一,測繪院(華星公司)參與編制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技術規程》、《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成果數據標準》等兩項北京市地方標準,為推進“多測合一”改革在北京市落地深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扎實推動“多測合一”改革在測繪院(華星公司)的落地實施,領導班子堅持一手抓技術質量管理,在單位內部開展技術培訓,提升技術人員服務“多測合一”改革的技術能力,一手抓市場開拓,利用標準編制單位的技術優勢和廣告效應,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積極與國資央企和其他建設單位在多測合一改革框架下開展合作。2024年6月,央企中國能建投資公司與北京市政府戰略合作的標志性成果項目“王四營新能源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落地實施。同月,測繪院(華星公司)與中國能建下屬項目公司簽訂測繪服務框架合同,為該項目提供從前期土地供應、規劃許可、建設過程規劃核驗到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產權辦理全鏈條測繪技術服務,合同金額預計超過400萬元。該項目是測繪院(華星公司)簽訂的首個覆蓋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測繪技術服務項目,是貫徹落實國家“多測合一”改革的生動實踐。

三、服務國資央企,提供增值服務,延伸測繪技術服務產業鏈
“堅守主責主業,積極服務各級政府機構和國資央企”是測繪院(華星公司)市場開拓的戰略定位和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趨緩,房地產開發市場低迷,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需求不振,市場經營風險頻發。測繪院(華星公司)領導班子及時調整市場經營思路,積極服務國家行政事業機構和國資央企,聚焦測繪地理信息主責主業,提供基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價值挖掘和信息系統支撐的高附加值測繪服務,主動延伸測繪技術服務產業鏈條,為顧客提供增值服務,取得良好的經營效果。
測繪院(華星公司)深耕首都機場測繪市場多年,是首都機場各駐場單位的優選測繪服務商。隨著機場管理要求的不斷提升,其對測繪技術服務的要求也不斷升級。測繪院(華星公司)積極響應首都機場的管理要求,深入識別客戶的要求和期望,從立足為機場提供符合要求的測繪成果向為機場安全管理、運維服務提供增值服務方向轉變。2024年,測繪院(華星公司)承接了首都機場凈空普查項目,在完成合同約定的凈空障礙物普查成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挖掘普查成果的數據價值,完成了精密進近地形圖、凈空障礙物限制圖、A型圖、凈空巡視圖等基礎圖件的制作,為空管部門開展飛行程序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得到機場當局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

主動求變求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測繪院(華星公司)從危機中尋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市場經營碩果累累,技術積淀不斷加深,科技創新亮點紛呈,為地勘院測繪地理信息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地勘院的堅強領導下,未來,我們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