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灰巖礦山數量大、分布廣,石灰巖高陡邊坡生態修復難度大,一直是困擾業內的一大難題。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將科技創新作為關鍵驅動力,2022年啟動實施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項目。陜西總隊牽頭完成“石灰巖礦山高陡邊坡生態修復研究”項目,歷經兩年攻關,形成了系列創新成果。

生態修復區劃創新推進,綜合考慮我國廣袤地域的氣候、土壤、植被差異,提出基于干濕度和溫度指標的石灰巖礦山生態修復區劃綜合體系,精細劃分全國為10個大區、14個亞區和34個重點子區,從而為各地量身定制適宜方法、適用植被等生態修復策略。
生態修復類型劃分遵循“因地制宜、因礦制宜”,分為“生態重建型、輔助再生型、自然恢復型”,并依據生態問題等級等因素確定修復單元與目標,確保精準施策。

通過對全國范圍內320余處石灰巖礦山高陡邊坡生態修復工程展開實地調研、深入研究,提出了13種生態修復技術方法,明晰了方法適用條件,為邊坡生態修復提供了精準方案。

項目在標準制定、技術指南編制、論文發表、知識產權以及創新平臺建立上多點開花:兩項團體標準為礦山生態修復與安全保障筑牢根基;兩份工作指南助力地勘中心成員單位規范作業;7篇論文發表豐富理論與實踐經驗;9項專利申請為行業注入創新動力;科技創新平臺獲批,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地勘中心“揭榜掛帥”機制激發了強大的科技創新能量,推動建材地勘礦山生態修復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助力重塑礦山生態新貌,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做出了貢獻。陜西總隊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胸懷國資央企“國之大者”,牢記建材地勘使命擔當,加快推進綠色化戰略部署,為實施美麗中國建設、推進綠色生態發展貢獻更大的建材地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