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總隊作為第二完成單位,聯合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完成單位)、中山大學(第三完成單位)共同完成的“華南碳酸鹽巖零散分布區可溶巖地層特征及其巖土工程地質勘察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2019年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評選過程,受專家一致認可,獲評一等獎。
該研究以廣東省碳酸鹽巖及巖溶為對象,探索了巖溶發育的機理和影響因素,建立巖溶零散分布區工程地質勘察關鍵技術及工作標準。全面系統的開展了資料收集、實地調研、樣品采集、巖礦鑒定及工程勘察應用等工作,主要得到如下結論和成果:
(1)碳酸鹽巖地層在廣東省內跨越時代多、分布范圍廣且零散不連續。
(2)巖溶在廣東省碳酸鹽巖地區廣泛發育且造就了復雜的形態。
(3)巖溶的發育程度受控于多種因素。
(4)建立了預警巖溶地區土層塌陷災害的多尺度多孔介質自適應模型。
(5)巖溶勘察技術的選擇取決于勘察階段、構筑物類型和所需設備功能。
(6)研究建立了基于巖溶發育程度和應用實例驗證的碳酸鹽巖地區綜合勘察方法。
(7)編制了碳酸鹽巖零散分布區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標準。
此項研究的意義在于,系統剖析了廣東省碳酸鹽巖的宏觀分布和典型剖面巖石學特征與巖溶發育的聯系,建立了零散型碳酸鹽巖分布區地下水引發巖溶上覆巖土層塌陷的災變預警模型,系統性構建了零散型碳酸鹽巖分布區工程地質勘察關鍵技術體系、綜合勘察方法和技術標準。
此次研究填補了零散型碳酸鹽巖分布區工程勘察技術標準的空白。是總隊綜合技術實力的體現,也是總隊技術人員敬業精神的詮釋,我們將繼續努力學習,增強自身能力,為地勘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