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四川總隊(簡稱“四川總隊”)成立于1961年2月1日,從事西南地區建材非金屬礦找礦勘查任務,其前身“建筑工程部非金屬礦地質公司直屬西南大隊”從1956年成立的西南建筑綜合勘察院分離而立。
總隊由500多人立業起步,在1974年發展到上千人的隊伍,成為全國建材地勘戰線最大的隊伍,現今隊伍精簡至300余人,擁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4人,高級工程師51人,工程師74人。

回眸五十余載,總隊廣大職工在黨和上級的堅強領導下,高舉旗幟,堅持發揚“三光榮”精神,奉行“團結,拼搏,求實,奉獻”的優良隊風,一心撲在野外找礦工作上,轉戰巴蜀大地、云貴高原和世界屋脊西藏,譜寫了一篇篇奉獻的華章。
送目五十余載春華秋實,碩果斐然,成效卓越。累計提交地質礦產報告500余份,其中:詳查和勘探技術成果200余份,普查找礦報告300余份;探明大型和特大型礦床18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3處。累計完成近千項的巖土及地質災害類工程、十余項礦山工程項目,獲得各類優秀成果獎(部、局級)100余項,其中:1994年6月21日,總隊完成的“雜鹵石分析方法研究”獲“1993年度建材地質科技進步成果中心一等獎”;2006年6月30日,“遂寧市城區地籍調查與測繪工程”獲得中國建材工程建設協會優秀工程勘察獎一等獎;2015年1月24日,“四川省南江縣尖山礦區石墨礦”項目榮獲中國地質學會“2014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
四川總隊在巴蜀大地首先找到并查明具有工業儲量的有:石榴子石、滑石、鉀長石、白堊、雜鹵石、硅藻土、霞石正長石、磷霞石、海泡石粘土等9種礦產,填補了四川省此類礦床資源的空白;在全國首次發現并查明川東一中型雜鹵石礦床,為國家找到了急缺的鉀鹽新礦種。
在艱辛的六十年代初,充分發揚敢于吃苦,敢于打硬仗的鐵人精神,為國家找到并查明一處大型壓電水晶礦床,滿足國防急需的戰略資源。成績卓越,榮獲建工部授予的“學大慶先進勘查單位”榮譽稱號。

崢嶸的奇跡,輝煌的碩果,造福天府,光耀西南;為促進四川、重慶及西南地區建材及非金屬礦工業及國民經濟的飛躍發展,作出了重大突出貢獻。199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地礦部,人事部,計委,全國總工會等四部委(會)授予四川總隊“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榮譽稱號。
回憶過往,歲月崢嶸,碩果累累,著眼未來,四川總隊將秉承功勛稱號,為建設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工程與勘測綜合服務型企業而不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