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至26日,由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吉林總隊承辦的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方法交流會在長春召開。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協會會長滕繼奎、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任陳紅旗、吉林總隊副總隊長劉曉剛等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家會員單位90余名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就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型合作模式(3P方式)的運作以及礦山復綠的技術方法等相關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各會員單位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學術觀點、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的平臺,將更好地促進各會員單位開展行業內合作,進一步開拓發展空間,開創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近年來,吉林總隊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領域發展較快,擁有地質災害防治勘查類全部五項甲級資質,所承擔的各類地質災害項目遍布吉林省,并已拓展到云南、山東、深圳等10多個省(市),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防災減災做出了突出貢獻。總隊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工作,與地災防治行業中的14家單位組成“綠色防治產業聯盟”,共同致力于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作為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吉林總隊積極參與協會各項活動,承擔了本次交流會籌備任務和會務工作。總隊高度重視籌備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經過近一個月的積極準備,會議如期召開并獲得圓滿成功,承辦工作受到協會領導和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通過承辦此次交流會,進一步提升了總隊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供稿: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