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材地質系統的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地質找礦的突破始終影響著整個隊伍的發展,有突破才有發展。
自1953年建材地勘隊伍創建以來的各階段、各不同時期,建材地勘系統勘查的礦種是不同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勘查的礦種不斷增多,勘查隊伍也不斷擴大、裝備不斷更新、成果不斷增多,貢獻不斷增大。
二十世紀80年代,是我國建材地質事業大發展時期,也是我國非金屬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的時期,使我國非金屬礦進入大開發時期。硅灰石、累托石、海泡石和纖維狀海泡石、凹凸棒石、絹英巖、水云母、水泥配料用千枚巖、夕線石、藍晶石、紅柱石、雜鹵石、霞石正長巖、透閃石、透輝石、粉石英、鈉長陽起石片巖、麥飯石等礦種都是在這個時期取得重大突破的。

獲被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1991年,中國建材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遼寧總隊、四川總隊受到地質礦產部、人事部、國家計劃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表彰,被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這是對建材地質系統地質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的肯定。進入新世紀后,建材地質系統找礦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石膏礦突破——為了解決東北地區石膏缺乏問題,中國建材地質勘查中心遼寧總隊在“十五”期間對整個遼陽盆地的成礦機理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認真梳理已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肯定了其靶區存在石膏礦床,并成功找到該大型石膏礦床,經詳查探獲(332+333)資源量達到10909萬噸。礦床的發現為遼寧石膏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后備資源,對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Ⅳ膏組的發現,對今后找礦意義十分重大。遼寧總隊的“遼寧省遼陽市東京陵地區石膏礦普查”項目獲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優秀地質找礦”一等獎。
方解石礦突破——安徽總隊根據地方需求,經過對安徽省青陽縣來龍山礦區現有資料的綜合研究,大膽地把接觸帶上的大理巖化石灰巖作為勘查的對象,發現和探明了一個礦石質量優良,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的特大型規模的方解石礦床,詳查查明方解石礦石(122b+2M22+332+333)資源儲量15347萬噸,使青陽縣來龍山方解石礦資源儲量躍居世界前列,創造了優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建立了一個新的成礦類型,對今后同類礦床找礦勘查具指導意義。安徽總隊的“安徽省青陽縣來龍山礦區方解石礦找礦”獲獲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優秀地質找礦”二等獎。
獲評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陜西總隊由于圍繞創一流產業戰略和實現跨越發展的目標,通過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和深化內部改革,實現各個產業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建隊以來累計完成地質勘查項目280余項,為國家探明和提交各類礦產資源儲量達32億噸,累計完成各類鉆探60多萬米,為建材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云南總隊由于堅持以質量為本方針,堅持科技投入創新,堅持以“走出去”到周邊國家和跨專業發展的戰略,定位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建隊以來累計提交各類成果1708項,為建材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拼搏和探索成效顯著,其向外發展等深化改革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義。陜西總隊和云南總隊是建材地勘單位的先進代表,2007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稱號。
當然,地質找礦的突破也得益于廣泛的國內外地質技術交流活動。1981年,建材地質系統地質專家訪問歐洲,帶回霞石正長巖可以用于玻璃生產,并能節能節堿的信息,推動了我國霞石正長巖礦床的找礦和開發。1989年、1992年、1996年,建材地質系統連續派員參加了第28、29、30屆三屆國際地質大會,交流了非金屬礦成礦理論和找礦經驗,讓世界了解我國非金屬礦找礦勘探的成果,進而推動我國非金屬礦找礦勘探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