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由中材生態環境院承擔的《四川紅原縣2021年度黃河上游水源地補給區綜合治理項目》(以下簡稱“紅原項目”)現場工作順利完工。
強使命、展形象
紅原項目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龍日鎮,工程主要內容為黃河上游水源涵養林建設,總面積348.26公頃,涉及14個小班,栽植云杉38萬株,補播草種并施肥348萬平方米,安裝圍欄28718米,項目所在地平均海拔3600米、施工區最高海拔4000米以上,適宜種植期只有45天。面對工期緊、工程量大、施工環境惡劣的實際情況,在地勘院領導和生態環境院領導的指導和全力支持下,以生態環境院高宏錦同志為項目經理、克普公司端偉彬為總協調的項目部爭分奪秒搶抓工期,穿林海、跨雪原,展央企風采,行央企擔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現場施工,受到了業主及參建各方的一致好評,彰顯中材生態品質。
不畏艱苦搞外業
冰天雪地搶進度
2022年2月,春節一過,由生態環境院和克普公司聯合組建的紅原項目部成員就克服疫情阻隔、不顧冰雪寒冷,在紅原縣龍日鎮悄然集結。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信心百倍誓要與這嚴酷的自然環境做較量,誓把綠色的樹種播滿這皚皚雪原,為母親河上游水源地補給區的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每周例會保進度
項目初期準備階段,項目部制定了精密的施工計劃,從項目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疫情防控等方面制定了多項舉措;項目伊始施工員冒著嚴寒、踏著齊腰深的積雪、克服高原反應,早出晚歸進行定點測量的外業工作。為了節約時間午飯只能在野外吃點干糧、累了就坐在雪地里短暫休息;越野車輛到達不了的區域就負重30多公斤的器材手腳并用的爬上去,一不小心掉進雪窟窿里,周圍的人員便沖過來七手八腳的將這個“雪人”拉拽出來;短短的幾天時間由于上火、干渴大家的嘴唇都變紫變黑,臉上開始一層一層的蛻皮;雖然配備了防雨的鞋子衣服但晚上火爐邊還是擺滿了濕透的鞋襪衣服。這樣的日子雖然疲憊但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和一股頑強的倔強。
員工關懷顯真情
常態防疫零感染
項目正式栽植階段,由于積雪融化、猝不及防的降雨、降雪、消退的沼澤、陡峭的山體,苗木運輸成了卡脖子的難題。經過向當地牧民、業主、施工隊老工人請教,項目部雇傭當地牧民的牦牛、騾馬、摩托進行苗木倒運,還通過網絡找到一種爬坡涉水能力超強的履帶式運輸車,通過這些多舉并進的方式攻克了苗木運輸這個卡脖子難題,項目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同時當地牧民通過在家門口項目部務工,既放牧了牦牛也掙到了一定的勞務報酬,領到工資的牧民笑的合不攏嘴。
多措并舉保運輸
安全演練護生產
項目收尾沖刺階段,更是遭遇突降大雪,連續多日暴雨、冰雹等極端災害天氣,還經歷了三次地震。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無力的,但也是最堅強的。雨雪勢稍緩,項目管理人員便沖出帳篷查看道路通行情況和是否發生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一旦確認安全便招呼工人加班加點施工,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6月10日凌晨熟睡中的項目部成員被一陣劇烈的搖晃驚醒,有過地震經歷的同事大喊一聲“地震了”所有人迅速沖出房間、跑到空曠地,所幸沒有人員受傷。次日項目部全面排查地震后的安全隱患,再次學習地震安全應急預案、演練地震逃生技能。經歷了所有困難和考驗后紅原項目部團隊沒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團結、更加堅韌。
業主檢查獲好評
彰顯中材生態品質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里、在高海拔的自然環境下、在藏區的特殊區域內。中材生態使命必達,高標準高質量零事故,出色的完成了業主的囑托,皚皚雪原又增添了一抹翠綠,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地又多了一道綠色屏障。